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
生產、就業及消費與經濟景氣(三)


新屋開工數
建築業常被稱為經濟的火車頭產業,就是因為建築業可以帶動經濟的範圍和層面非常深遠。首先建築活動需要使用較多的人力和大量的原物料,包括木材、鋼鐵、基本金屬(銅、鋅、鎳等)和能源等。在景氣為什麼會循環一書中,將房地產稱為所有循環之母,因為在房屋建造完成後,後續的銷售服務、貸款服務、裝潢、家具、家電等,都會因建築活動發展而獲得商機。

因此新屋開工的數字,可以做為經濟的領先指標之一,有研究指出,房屋開工率將領先在GDP前約六個月開始上升。下圖顯示美國的房屋開工數和GDP成長率,有相當明顯的領先變動的趨勢存在。
新屋開工
非農業就業人數
就業狀況在經濟衰退時為同步反應,而在景氣復甦時,就業狀況是落後指標。觀察落後指標可以用來確定景氣落底與否,通常在景氣落底後,失業率還會繼續上升好幾個月。因此若景氣看似已經觸底,而失業率仍在繼續上升,此時應可期待失業率即將到達高點而後回落,也就是就業人數觸底反彈,然後即可判斷景氣即將回春。

下圖可看出非農業就業人口的增減,和GDP之間所存在的上述關係。
非農業就業
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
前面提到所有的生產面指標,最後的結果都將反應在消費者的信心上面,因為所的生產活動,最終將提高就業和所得,進一步將反應在消費者對未來的信心上面。
在觀察美國的經濟狀況時,一定不能忽略的也是消費者的這個部門,因為美國的GDP裡面,有三分之二是由民間消費所構成的,由此可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重要性。不過如同就業一樣的情形,在景氣低迷時由於就業好轉的時間會比景氣好轉的時間落後,因此表現在消費者信心指數上,一樣會使得消費者信心指數呈現落後反應的現象。但在預測景氣衰退時,消費者信心指數大約會領先五到六個月開始大幅下降。

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美國GDP之間的關係如下圖:
消費者信心
總結關於實質面的指標,當採購部門經理(PMI)、製造業工時、產能利用率及新屋開工數皆往上升高時,就可預期經濟景氣是往好轉的方向前進中,然後如果就業及消費者信心狀況也好轉,就幾乎可以確定景氣是已經在復甦的軌道上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