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

投資人的不理性


1987年10月19日,道瓊指數暴跌506點,發生了甚麼事?有一個經濟學家想要查個明白,所以他寄出二千份問卷給散戶投資人,一千份問卷給法人投資人。結果很有趣,很少有人能說出任何經濟或政治新聞促使他們賣出,他們賣出只是因為股市正在跌,沒有甚麼特殊理由。這樣看起來,人類群體上似乎是不理性的。

經過很多科學家對理性行為的研究,可以歸納出一些導致經濟及金融不穩定的從眾心理,也就是一些心理上的偏誤,造成人們的不理性行為,以下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偏誤心理或行為:

一、代表性效應:我們往往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會繼續下去,也就是當情勢樂觀時我們傾向於越樂觀,反之悲觀時就越悲觀。
二、選擇性認知:我們曲解資訊,好讓它認同我們的行為及態度。
三、後見之明偏誤:我們高估了自己原先可預測到過去一連串事件之後果的可能性。
四、過度自信行為:我們往往高估自己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。
五、確認偏誤:我們的結論不當地偏向我們想要相信的事。
六、自我防衛功能:我們調適自我的態度,好讓它們似乎認同我們所做的決策。
七、展望理論:我們有一種不理性的傾向,比較願意賭上虧損而非獲利,表示我們經常持有虧損的部位而非獲利部位。

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人說在股市裡,十個散戶投資人有九個是虧損的。套用上面的理論,可以在股票市場很容易地看到下面這樣的行為:

當股票已上漲一段時間,「再也沒有甚麼比看到朋友發財致富,更能擾亂一個人的心情和判斷」,因此後見之明偏誤開始發酵。隨著股票繼續上漲,我們認為其實我們早就知道股市會上漲,而且股市將會繼續上漲,因此開始投入甚至不斷加碼。這時候各種情緒加速效果紛紛發揮,像代表性效應、過度自信、確認偏誤、自我防衛等等。
最後當股市在一片樂觀氣氛下突然反轉時,展望理論又開始發揮效用,使得我們繼續持有手中已開始虧損的部位,仍然相信這只是多頭市場的正常調整,直到終於不得不自我安慰的把它當做長期投資。

投資人的不理性,可能會形成一場災難!
(本文主要摘自財信出版,”景氣為什麼會循環”一書第17章)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追高殺低是股市的行為模式,但是這可能也是一種正確的行為,如果在趨勢反轉時,立即作此動作,可能可以確保獲利。

豪野人 提到...

正確的追高殺低就是所謂的順勢投資,只是人性的不理性面,常會讓人作出不正確的追高殺低